「逃避現實」是覺察的契機?瞭解4大原因,才能面對現實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課題,有些人總能迎刃而解,但也有一部分人習慣逃避現實,透過沒日沒夜的加班、旅行玩樂和足不出戶,希望藉此消除心中的焦慮不安,不過這樣真的是長久之計嗎?

 

「逃避現實」是什麼?我們真的能脫離現實嗎?

逃避現實指的是當我們對眼前的人事物心生厭惡或擔心成果不如預期時,轉而做其他相對不重要的雜事,忽略當務之急的正事。雖然逃避當下會得到一時的輕鬆,卻也會產生濃濃的罪惡感,無法真正脫離現實。

 

逃避現實的現象有哪些:你中了幾個?

逃避應有的責任與義務時,大部分人都無法心安理得,為了掩飾這份心虛,經常會傾向去做更簡單容易的事情,暗示自己沒有逃避、拖延,最常見的行為有:

 

1. 瘋狂追劇

串流平台成為逃避現實時的天堂,當我們不想面對手上的工作時,自動播放的連續劇、影集就是最佳避難所,讓人常常不小心看到天亮而掉入另一種地獄中。

 

2. 沈迷打電動

電動裡的任務機制會幫助玩家建立成就感,簡直就是為逃避現實的人量身打造,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玩了好幾個小時,但關掉電動後,面對外頭升起的太陽和原封不動的工作時,內心的罪惡感幾乎要把人吞沒。

 

3. 不理性消費

在低薪水、高物價的高壓環境下,購物成了一種紓壓管道,適度消費可以緩解壓力,但不理性消費除了會助長逃避現實的行為,還會造成心理及經濟的負擔,長期下來只會更加痛苦。

 

4. 暴飲暴食

吃美食可以為大腦帶來愉悅的感受,飄飄然的感覺讓人無法自拔,但暴飲暴食不只無法重現幸福感,還會因為走樣的身材而增加逃避現實的痛苦。

⭐️ 建議重溫:暴飲暴食是內在對母愛的填補

 

5. 頻繁旅行

旅行同樣是放鬆身心的好選擇,也有人透過一個人的旅行尋找自己,但只有自己知道,這一趟趟的旅行是更認識自己,還是想逃避現在的生活?或是收不了心、滿腦子只想放假,久而久之就會加重上班上課的疲憊感,讓自己陷入不斷旅行逃避現實的惡性循環中。

 

6. 沈迷社群

在社群媒體上任何人都可以透過濾鏡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但如果把重心放在虛擬網路,只因不滿意自己的現狀而積極經營網路人設,長期下來與現實世界的落差會讓人更不願意正視現實,加深逃避現實的副作用。

⭐️ 建議重溫:擺脫低自尊:停止低自尊!3個練習找回完整的自己

 

7. 過度加班

當家庭或情感關係出問題時,除了旅行以外,許多人會選擇加班逃避親人與伴侶,這樣不面對問題的作法,除了加深關係裂痕或誤會,耽誤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只會對自己與對方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8. 在不同對象間周旋

刻板印象中,好像只有對關係不忠誠的人才會在不同對象間流連忘返,但也有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情感問題的人,會藉由外遇劈腿來逃避現實,痛苦自己也傷害無辜不知情的對方。

⭐️ 建議重溫:不知道自己要什麼?3個方法突破迷惘,從覺察開始

 

9. 打掃房間

打掃房間明明是一件好事,但逃避現實的人會放下急迫的任務,去做重要性低的事情,打掃房間就是其中之一,明明下班時間可以整理,但卻總在月底最忙的時候收拾,選擇把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先擺一邊,是典型逃避現實時會有的行為。

 

10. 睡覺

睡覺本來是為了讓身體休息以面對接下來的挑戰,但當事情多到超出可控範圍時,有些人會裝作沒事跑去睡覺,欺騙自己很累、身體不好來逃避責任與義務。這樣的休息不會讓你得到真正的充電,醒來後等著你的是更多的壓力、待解決的問題。

 

11. 足不出戶

曾在人際關係受挫後,因為擔心不好的經驗重新上演,所以待在家不跟任何人往來,短時間內或許不會有問題,但長久下來,逃避與封閉只會讓自己失去社交能力與社會脫鉤。如果真的不想出門,那就趁這段時間擦淨心窗,沉澱自己再出發。

 

 

逃避現實的 4 大原因

逃避現實經常以娛樂和休息的方式表現,給人懶惰、沒有責任感等消極負面的印象,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逃避現實的原因可分為表層原因與深層原因,可能是任務太難、太複雜或害怕失敗、自己給自己太大壓力等等因素導致,不管哪種情況都會讓人感到沉重的負擔、不想面對現實。

不過逃避現實無法解決問題,伴隨的負罪感還會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如同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讓我們藉由分析逃避現實的 4 大原因,一起學會用正確心態面對人生難題:

 

1. 完美主義:事事都要做到完美,導致效率低下

完美主義者會凡事追求井然有序、條理分明,若發揮得當就會展現優秀的成果,像是房務人員,在完美主義的心態下,便能將房間從床舖、桌椅位置、到備品角度都打理的整齊劃一,以五星級飯店的標準來說簡直再好不過。

可是放在專案管理上就不是這麼一回事,當客戶反應不如預期、產品成效差強人意,若被完美主義的心理綁架遲遲無法下決策,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完美主義沒有對錯,重點在於如何應用,當事情已經出現危機時能否作出權衡、取捨,如果你深受完美主義的困擾,試著以執行與達到目標作為優先考量,放過自己也不要為難他人。

⭐️ 建議重溫:完美主義是陷阱!無止盡的追逐完美就是不斷追求被愛的條件

 

2. 害怕失敗:無法承擔失敗的後果,所以乾脆不做

或許你曾聽過「不做就不會失敗」的玩笑話,但對害怕失敗的人來說卻是天天上演的日常,像是因為擔心考不過而放棄應試的例子,就是典型無法承擔失敗後果的反應。

不過在沒有實質行動前,都無法確定結果好壞,預設立場只會畫地自限,失敗代表自我成長的契機,有助於加強抗壓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建議重溫:第一脈輪|海底輪:紮根身心覺察,實現自我

 

3. 任務難度太高:任務雜亂無章,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面對複雜凌亂的任務,任誰都會不想面對,像是新工作新環境、職位的升遷,或是成為新手媽媽、剛結婚要扛起一個家的經濟重擔……
沒有人是生下來就什麼都會的,當新事務擺在眼前,發覺自己沒有足夠的經驗與能力處理時,就容易找藉口開始逃避現實。

這時候先想辦法穩住自己,深呼吸一口氣,了解到:老天爺不會給你扛不起、做不到的事!

你可以嘗試在實際動手前先將大任務拆解成小項目,以小項目為單位一一完成,就像遊戲解任務的心態來面對生活難關,就有機會大大增加行動意願,幫助自己擺脫逃避現實的惡性循環。

 

4. 沒有動機:打從一開始就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生大部分的事情與自身意願無關,是基於義務、責任和生存不得不做的內容。

以學業來說,為了完成基本國民教育的義務,即便不喜歡讀書,每天還是得按時上課。
上班族就算再討厭通勤擠捷運、下雨騎車,但為了能吃飽睡好覺、有點閒錢還能買喜歡的東西,只好朝九晚五準時上下班。

這類無法避免,生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不需要強迫自己做到滿分,試著從中找到樂趣並建立起成就感,就算沒有動機也可以完成任務。

 

如何停止「逃避現實」的狀態?從調整心態開始

在認識逃避現實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後,透過以下 4 個方法,了解內心真實的想法、停止逃避現實的狀態:

 

方法一:拆解任務

拆解任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行動意願,以藕斷絲連的感情關係來說:明明已經分手,卻因為念舊而頻頻與前任聯繫,讓感情狀態變得複雜。
以拆解任務的概念釐清分手理由、念舊原因和內心的空虛感並一一解決,就可以幫助自己面對現實,擺脫難分難捨的狀態中。

⭐️ 建議重溫:空虛感不只是低谷!6個步驟度過空虛感:自我覺察、認清情緒

 

方法二:從中找到樂趣,建立成就感

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壞,如果對枯燥的單一作業感到厭倦,不妨試著增加變化。
例如每個月都要做財務月報,那麼在簡報設計排版上加入自己喜歡的風格,不僅能找到做月報的樂趣,還可以培養簡報設計的技巧與美感,幸運的話或許會被主管同事稱讚,意外找到成就感。

 

方法三:培養興趣

興趣是發自內心喜歡所以去做的事情,投入在喜歡的事情上可以培養專注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改善逃避現實的習慣。
假設興趣是做美甲,保養、塑型、上底膠、做造型到收尾的過程都非常不容易,不但能培養專業技能,完成時的成就感也會成為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方法四:學會休息

用睡覺、打電動來逃避現實,都會帶來強烈的罪惡感,最好的辦法是真的沒有動力做事時,放鬆心情、好好休息,為接下來做好準備。
嘗試在休息時間想想美好的未來,在放鬆的意識下通常可以有更多的想像空間,為自己勾勒出想要的夢想畫面。

切忌工作時分心想著放假、休息時又無法專心,總是掛念工作,讓自己陷入兩邊都沒做好的困境中,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既然決定要放鬆,就不必為此感到心虛不安。

⭐️ 建議重溫:脈輪阻塞了嗎?定期清理脈輪的4個步驟

 

「逃避現實」是自我覺察的契機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光是發現自己有逃避現實的狀況就很棒的開始了!接下來只要從小地方一步步改變,任何低潮能成為自我成長的契機。

 

如果你對突破現況、自我成長與覺察療癒感興趣,歡迎直接報名療癒煉金坊的《全方位身心覺察轉化生命療癒師》深度培訓課程,遵循身心靈療癒的階梯,成為自己最好的身心靈轉化揚昇療癒師。

我們的課程是超越現場實體課程的線上深度教學,以最完整的身心覺察療癒培訓,帶領每個人進行完整身心覺察,活化人體脈輪能量,與靈性意識連結。讓身心頻率快速揚昇,療癒所有內在創傷,開展本所具有的靈性智慧,豐盛自己的生活與生命。

⭐️ 課程介紹身心覺察,成為自己的療癒師

⭐️ 報名點此《全方位身心覺察轉化生命療癒師》【線上深度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