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悟靈性前,要遵循物質世界的遊戲規則
有天我問采榛老師,是不是療癒之後,就不會有痛苦、憤怒、受傷的感覺呢?
采榛老師說,會這樣想,表示弄錯了物質世界的遊戲規則,這樣不會達到實質轉化的。
「你應該,悲傷就好好悲傷,不爽就盡情不爽!」
例如:
很多人都會混淆「人性與靈性」的界限,也就等於偏離了「物質遊戲規則」的範圍。
學了身心靈 「不應該」 再自我投射了。
學了靈性後 「不應該」 再有負面情緒了。
有了療癒經驗後「不應該」再有任何創傷感受了。
學習覺察後 「不應該」再嚮往外在物質了,比如說金錢/愛情/性/地位,這些都是我們對所謂【療癒/人性/靈性】的界限混淆了。
界限一旦混淆,我們就容易偏離中心,會以各種方式想要擁有【更完美的樣子】。
Ex:看起來更靈性、更有愛、更善良、更寧靜、更⋯⋯
問題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難以觸及更真實的自己。於是我們都在談療癒、學療癒、尋求療癒,但真正發生了療癒並實質轉化的人並不多,一切問題就是出在這個界限混淆。
這是為何老師不斷分享:
所有的覺察/療癒/修行,都必須要踏穩「身心靈」中的【身體階梯】
♦《 身體就是命運 → 身體就是潛意識 → 身體就是內在小孩 → 身體就是人性 → 身體就是小我 》
我們一旦能反覆鍛練覺察身體的能力,被眾人分散追尋探索的環節,都會一併被串聯,這時,我們真的能透過身體的流動,進入到內在心靈的連結。
屆時靈性階梯是不攻自破,因為那是我們本所具有的。但當我們越過身體想直入靈性,我們也等於越過了潛意識、人性、小我,就會非常容易錯以靈性之名,行逃避之實。
這個時候,我們無能遵循物質世界的遊戲規則,於是舉凡【肉體健康、內在情緒、金錢狀態、感情關係、工作事業等等】,就很容易會發生環環相扣的失衡。
因為我們身在物質世界,有著物質身分,這一切就是在物質世界的遊戲,有遊戲就會有遊戲規則,否則遊戲是玩不起來的。
但是,當我們根本還沒搞懂這個遊戲,我們甚至並不清楚自己究竟玩到了哪裡?就在說著:
這世界是一場夢
這個世界只是個幻象
我們的本質是光與愛
那顯然,我們還沒好好面對所處的人間現實。也還沒有深入弄懂其中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我們無論覺察的意識如何提升,始終有這副肉體、有這個身分、身處物質時空,於是有再多療癒/轉化/揚昇的內在經驗,
或是有再多改變/扭轉/奇蹟般的外在發生。但肉體就是肉體、人性就是人性、小我就是小我,肉體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絕不完美。
我們不會因為覺察療癒修得再好,或內在意識如何提升,就能改變肉體的本質,成為一個永不生老病死的人體。
人性天生也就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善惡並存,我們不會因為覺察療癒修得再好,內在意識如何提升、外在轉變多麼巨大,就能將人性的本質修不見。
我們不會因此變成一個【再也不嫉妒、不羞愧、不恐懼、不憤怒】的「人」。
♦再來到小我
小我是徹底的分裂意識,與「愛」完全不共振。它的本質同樣不會因為我們任何的轉化/意識提升而有所改變,
我們無法透過任何學習或修行去「感化小我」,一如我們無法透過療癒轉化去停止肉體會成住壞空的事實,
也無法因為任何修為就將人性的二元逆轉成單一面的真善美,物質世界的本質(遊戲規則)就是如此,包括《業果法則》。
⇒建議重溫:覺察可以消業,但仍須遵循業果法則。
當我們的學習不是從身體覺察開始,還沒有踏穩身體階梯就想直入心靈甚至靈性,我們就非常容易搞混,《物質世界的本質:人性》與《一體生命的本質:靈性》兩者的界限,這時我們會「異想天開」,以為自己可以【跳脫遊戲規則之外】。
例如:
我不應該再有憤怒恐懼羞愧
我不應該再渴求別人來愛我
我不應該再對金錢有渴望的
我不該再對任何人產生投射
我應該不會再陷入無明之中
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深入身體覺察的常見情形,所以無法透徹肉體/人性/小我的本質,因而容易落入【妄想跳脫物質法則】的陷阱。
那麼,既然物質本質是不變的:
我們為什麼要學覺察?
為什麼要搞療癒?
為什麼要求轉化?
首先:
《 覺察 》可讓我們看見自己是怎樣親手打造了悲苦劇情
《 療癒 》是為讓我們得以釋放悲苦劇情背後的傷痛凍結
《 轉化 》則是讓我們的意識能夠連結物質世界之外的頻率
(如:內在智慧/靈性意識)
以上能讓我們既身處物質時空,同時瞥見以外的生命可能,我們不會再像從前只能和低頻的人性小我共振的人,我們會既洞察人性的本質「就是如此」,不會再白費力氣的想去「改掉它」。
因為踏穩身體階梯,我們心裡能夠分清人性與靈性界限,不再將之混為一談、或試圖【跳脫物質的遊戲規則】
我們會腳踏實地的平凡生活:
好好過日子、好好經營關係、好好的吃喝拉撒睡、好好工作、好好賺錢、好好去愛、也好好被愛。悲傷就好好悲傷,不爽就盡情不爽。
嫉妒、自卑、恐懼和快樂、幸福、滿足無異,我們會真正了解物質世界的遊戲規則,也能夠好好遵循物質世界的遊戲規則。
在這樣的狀態中,我們身處世界又不屬世界,外境也必然會改變,包括:關係的轉化、金錢財富的積累、自我更高的展現 。
以上就是「既然物質世界的本質不會改變,我們為何還要修習覺察療癒?」的原因,同時也是「身體覺察是幫助我們遵循遊戲規則、玩好這場遊戲的關鍵階梯」的證明。
老師又說:曾見過有學員夥伴分享道,她在自我療癒中感到「小我就是愛」,這其實是將自己當時的療癒體驗與小我本質混淆了。
在療癒的過程中,我們會有意識上的變化,內在空間會打開,於是能夠與人性/潛意識/小我之間產生距離。
在這樣的距離下,我們能以不同的視野去看待人性小我,而那通常是「愛的眼光」,只是那位學員將自己在療癒過程中所經驗到的感動,
與自己所能認知的小我概念混淆了,於是在療癒的過程中才會有「小我就是愛」的誤會。
不要是從別人口中、某個課程、某些書、某位大師得知的概念,要自己目前真實的認知,不知道的人,就坦承自己不知道,
我完全沒有要【討論神性靈性】的意思,我只是想藉此帶出一件非常重要又普遍的現象,就是我們常常會將自己【並不知道】的概念當作自己【已經知道】了。
例如常聽到有人說:物質世界是個幻象,『我們都是合一的,不分你我他,世界所有一切都是神的創造,我們都是無條件的愛與豐盛。
說者通常只是複製了【某人、某書、某課、某師】的靈性概念,很少是自己真實的體驗與印證,但我們卻常常買單【自己還沒有活出來】的狀態,然後分享它、傳述它、自行認定【那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如同在說:
你們男人就是怎麼樣⋯⋯
妳們女人就是怎麼樣⋯⋯
一樣的狹隘,這是一個大大侷限我們生命的無限可能,阻擋我們回歸內在本質的慣性思維。
如同一個從未真正落實過覺察練習的人,以這樣的狀態去認為自己【已知覺察是怎麼一回事】,
那就很有可能「只用自己的方法去進行」或只肯用「遷就自我習性」的方式在做,並用自己的標準去認定「什麼才叫作覺察」,以上都很難為自己帶來真正的改變。
因為《無限可能》都已被【我知道了】給掩埋,回到請學員分享並承認自己對「神性/靈性」的認知是什麼?
老師延伸道:
無論我們選擇相信那是什麼都沒有問題,但只要那不是我們親身的體驗或實證,
也許只是透過某些我們相信的人、認可的書、參加過的課程⋯⋯,於是才有了這些概念與認知。
只要老實承認:「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這樣就好,這點看似普通卻至關重要,只有當我們對【沒有體驗過的事】老實坦承【我並不知道】,這對生命是個強而有力的《宣告》!
我不知道神性是什麼
我不知道療癒是什麼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
我不知道豐盛是什麼
意味我們願意放下內在的傲慢:「自以為知/自作聰明」,這也代表我們願意敞開裝備/防禦/好強,選擇信任/交托/臣服於「不可知」的生命之流,
允許自己所有【已知的命運】在「未知的可能性」中發生《不可預期的質變》。
當我們堅守一個尚未實證的概念,就很容易侷限我們的真實經驗,這時也容易失去深入覺察的意願,落入「習性/業力/命運的重播」,只有【宿命是已知的】,只有《生命不可被知》。
當我們能真實坦承那些買單於他人的靈性概念,我們會從頭腦的自作聰明來到與內在智慧的連結,這會帶來生命不可預期的開展。
我們也會開始經驗到《屬於自己的親身實證》,這是為何老師很喜歡引導學員夥伴之間的交流分享,因為老師所分享的
在夥伴們實證之前都只是個【不知道的概念】,但是透過同學們彼此真實經驗的交流,會見證一個又一個《親身印證》的實例!其共振力道絕對遠遠大於任何的教學分享!
→想要詳細了解身心覺察內容的勇士,歡迎閱讀療癒煉金坊第一本著作全方位身心覺察自我療癒轉化生命全書
https://reurl.cc/XleEnD
https://reurl.cc/95Z48v
https://reurl.cc/pxm6El
也可用Line與我們聯絡,學院會依據您的身心靈狀況,安排最適合的學院療癒師,為您進行全方位的個人專屬諮詢,歡迎加入學院官方Line與我們聯繫:https://lin.ee/m5NNwJa
覺察療癒文章已集結成《全方位身心覺察自我療癒轉化生命全書》的內容。
想了解最完整的身心覺察、自我療癒內容,歡迎閱讀《全方位身心覺察自我療癒轉化生命全書》!
✅博客來
✅金石堂
✅誠 品
⭐️如您是願意深入學習、實際鑽研、親身實踐身心覺察自我療癒的夥伴:敬請加入《全方位身心覺察轉化生命療癒師》【線上深度培訓課程】⭐️
✅超越所有實體課程的線上深度培訓教學課程
✅課程每天會為所有學員提供個案式專屬指導
✅網站上所有分享都只是課程內容的冰山一角
✅你所嚮往的身心靈轉化都將在課中一一實現
✅所有身在任何國家的華語夥伴都可報名共學
點擊此處即可跳轉課程介紹
點擊此處即可跳轉報名連結
【 學院平台的內容都是利益他人的公開分享,如果對你有所幫助,我們邀請你註明出處轉發分享:請你跟我們一起散播正知正見的覺察療癒、一同推動集體的意識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