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課後真實分享
- All
- 【身心覺察療癒轉化】
- 【父母關係-內在小孩】
- 【伴侶關係-愛情轉化】
- 【自我關係-接納自己】
- 【金錢財富 -豐盛意識】
- 【課後持續-奇蹟轉化】
- 【澳洲花晶-身體系列】
- 【澳洲花晶-口服系列】
- 【家族集體覺醒轉化工作坊】
- 【療癒師個案諮詢實戰教學】
- 【每屆療癒師第一階段課程】
- 【每屆療癒師課中延伸教學】
- 【學院限定-現場實體工作坊】
- 【宇宙數字密碼能量工作坊】
- 《全方位身心覺察自我療癒轉化生命全書》2021 年全球線上讀書會
讀者分享:
5.15讀書會心得
很感動及感謝這一本書的問世,裡面采榛老師系統化整合了許多智慧累積的分享,堪稱是【身心對應療癒工具書】,讓更多的人可以便捷入手,有機會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更感謝今天這場讀書會,老師無私的分享及帶領,還有療癒師夥伴及高度意願參與的每位讀者,因為這場共聚,而產生的凝聚,無形當中所產生的共振,集體效應力量是很龐大的。
每一位勇於面對生命的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勇者;在聊天室老師的提問當中會發現,其實很多我們有的問題,大家都會有,這條路上會有很多的夥伴共同前行,不會孤單!
台灣學員分享:
聽老師的直播和看書,總有一種似懂非懂,隔靴搔癢的感覺。上老師的課會有種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的感覺。
連我們對於老師的回應與不回應,都可以覺察到自己平常對待很多人事物的反應,難怪我對自己身體的不舒服會這麽無感,因為我平常就是“不回應”“不耐煩”覺得“沒必要”那種人。原來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和對待自己的方式是一模一樣的。
身體=潛意識=內在小孩=命運模式,我終於真的瞭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上課的當下,除了覺得老師很會引導以外,自己沒太多想法,也寫不出東西來,看了同學的分享以後,更覺得自己“不行”。但是想到就算我的回應只能寫出2句話,寫得沒有別人好,那也是我的真實感想啊!
沒想到靜下心來寫,還是有很多感觸,真心覺得寫作也是種自我溝通的方式。
謝謝老師,助教,同學,大家的共振與分享!
全方位身心覺察自我療癒轉化生命全書—第三場讀書會學員分享:
學員真實分享:
2021/05/29第三場讀書會心得
遙想去年的現在是我過得最痛苦的時候,當時的我受困在算命師悲慘的預言裡,我雖然沒有上過什麼身心療癒課,但相關的書籍、影片也接觸不少,我看這些不求什麼,我只想破除他們說的業力、命運輪迴。
這些心理/靈性知識的確也帶給我改變,但始終未能「持續」。我好像每天都在期待可以看到宇宙的sign,一個期待接一個期待,只能看到有些好事的發生,但內在仍未真正平靜,不安全感還總是吞沒我。
沒想到在我跟宇宙許了一個史上最終極的願望「請宇宙讓我看到一篇能改變我接下來這輩子命運的文章」後,我就看到采榛老師的課程,並報名上課一路到今天的讀書會,剛好半年的時間,我的人生向上翻越了千百階。
當時我光是看采榛老師的臉書文章就淚流滿面,而且在上課前生命信念就已經開始有轉化,我不敢想像如果當時這本書已出版,我會不會直接飛躍到直奔外太空?
讀書會超越了照本宣科的導讀方式,而是讓每一個身體知識都能與我們的內在創傷信念環環相扣,帶領著我們看到生命的真相,樸實無華,直擊生命的本質———我們的身體。
老師現場開放call in 問答的刺激度,就很像古早時廣播電台開放告白點歌那樣令我雀躍。因為每個問題必是我生命中有的面向或是我沒覺察到的,甚至是我在經歷的,而我非常期待每一個問答帶給我的驚喜。
其中,有學員提問的「最近常有莫名的憤怒,會因此而覺得煩躁,所以就會想用睡覺來解決。」和我工作狀態有高度關聯,雖然我的憤怒來源很清晰,但看到了這些原因後,內在狀態居然還是煩躁,而且回到家後的確非常累,經常看著手機就睡著。
透過了老師課中的提醒,才知道這是自己過去強迫運用理性來處事,而現在是因為身體印記的流動與潛意識的運作才會睡著。現在我更多的是需要允許自己有憤怒煩燥的面向,但用更陰性的能量來回應外界,而非過去的硬碰硬。
這真的是以讀書會之名,行工作坊正式課程之實的一場課啊!
如果歌手界大家都說只有蔡依林能超越蔡依林,那麼我覺得身心靈界只有趙采榛能超越趙采榛了!
因為光是一場讀書會就能這麼創新、帶給我們這麼多驚喜,再引導我們到另一個生命層次!更別說正式課程中,老師那不斷優化、精進的課程內容了!
在身體覺察的路上,也許會起起落落,也許內在小朋友會有很多問號,此時不用跟著周杰倫唱聽媽媽的話,只需要回到當下去聽身體的話。
聽身體的話,別讓祂受傷
來好好覺察,才能保護祂
傻傻的做呀,轉化會發芽
宇宙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僅獻給願持續不墜傻傻的做身體覺察的你我
謝謝老師
謝謝各位夥伴
謝謝宇宙
無限感恩
學院療癒師分享:
我從小就對陽光過敏
四肢關節處和脖子後方總是長滿發癢的疹子
嚴重時會出現濕疹水泡
聽完老師的回覆才意識到身體的「發炎」更需要使用墨泥排毒!
我卻無意間本末倒置了:以為是泡墨泥或是曬太陽才引發皮膚發炎!
其實是我「內在的邊界問題」才是導致皮膚發炎的主因!
其實現在的皮膚狀況已經改善許多
但情緒卻加倍浮現
不得不承認伴侶真的就是顯化的內在小孩
過去伴侶敏感易怒的樣貌
就是我壓抑切割的自己
為了保護自己必須徹底防禦
這樣的恐懼導致神經緊繃
情緒隨時處在炸裂邊緣
突然可以理解老公抓狂時的狀態
讓我更徹底的經驗過去從未正視的恐懼
感受世界的危險
緊繃的防禦與被侵犯的憤怒
過去所有壓抑、抗拒的憤怒只是透過皮膚發炎在提醒我去聆聽與釋放!
⭐️身體覺察
【第五脈輪】脖子的疹子→憤怒/固執/吞忍→由第三脈輪承接
【第四脈輪】手指的濕疹水泡(左手較嚴重)→ 抓取依賴/恐懼
【第四脈輪】手軸的疹子→憤怒/防衛攻擊
【第四脈輪】前胸上背疹子→憤怒/自卑挑惕/背負罪咎
【第四脈輪】淋巴系統→皮膚(全身性/排毒系統/對應第三脈輪)
【第三脈輪】大量出汗→恐懼/錯誤看待情緒→無法消化
*左→胃脾胰失衡/消化系統不良/外層肌肉疲軟水拋/皮膚因滯水發炎/行動力弱。
*右→肝膽失衡/排毒功能不良/內層肌肉緊繃僵硬/皮膚因火氣發炎/行動急躁。
⭐️父母是生命中的【第一道關係/人我邊界】
從小習慣配合父母,聽從他們的支配,逐漸成為不懂拒絕、害怕衝突、經常違背自我心意被他人主導而不自覺。婚後進入家庭,更是徹底失去自我,為了伴侶和孩子而活。
對外生存模式雖然是「人我邊界」模糊、易受他人侵略,但內在情感的「人我邊界」卻是明確疏離的,凍結真正的情感流動,甚至否定他人。
身體真實展現內在狀態,皮膚所有的症狀疾病都來自「內在的過度防禦」,和皮膚本身無關,真正恐懼的是「不夠好的自己,會被這個世界拋下!」
所有對自己的挑惕嫌棄、害怕被發現不夠好、悄悄的保持著距離,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能夠被愛,殊不知早已完整呈現在皮膚狀態上了!
我意識到自己過去沒脾氣、粗神經、認為世界是良善的想法,只是用來保護和說服充滿恐懼的自己
「身心覺察+花晶能量交換」給予我直面真相的勇氣、允許真正的感受發生!
皮膚問題的改善,真的只是內在平安提昇的附加產物而已!』
✅采榛老師回覆:
妳分享的這些部分還有一個轉變,是妳的太陽神經叢比從前都明顯有力、敢於表達、敢於發怒、敢於面對(即便衝突)而不再(更少)以各種逾迴去自我欺騙。
有時這在表相會彷彿是從舊有失衡(軟/呑/受害)到新的失衡(硬/強/加害),但這絕對是個回到中間平衡的過程(忘記為何這是平衡的夥伴請回找群組紀錄來重溫)。
當妳的情緒(3)表達(5)方式開始轉變,行動力(1)也勢必不同以往(會多了精準/效率)
而妳分享中說道:
一度誤解墨泥是導致發炎的原因:墨泥真是恰恰幫助我們排炎(體內發炎=情緒怒火=深層恐懼=自我毀滅)的好夥伴!
這些顯著排出的好轉反應都會有相應的轉化:
妳的皮膚之後只會更穩定
對陽光過敏絕不是陽光問題
是我們內在有個【極度不願見光=絕不能被發現的自己】所產生的外在對抗
這點對任何皮膚敏感(包括易曬傷的人)都一樣、只是投射物不同
是藉由「皮膚(邊界)問題」掩飾不願被發現的自己(羞愧感→假面底下的自己)
於是妳內在【需遮掩的自己】只會更少(羞愧感消融→假面消除→與人互動更自在(不再因害怕而顧慮過多導致必須疏離否則難以維持關係)
肝膽功能(第三脈輪)也會比以前提升、帶動腎上腺(將帶動第一脈輪的平衡)及淋巴系統的運作(情緒更不易堆積)
所以墨泥是恰恰幫助我們排炎的好夥伴~(還請重溫墨泥的個人介紹)
以上說到的部分也請妳繼續關注是否發生?到時再與我們分享!
學員分享:
上週用墨泥時,我的心輪與喉輪都發癢,這是之前沒發生過的狀況。
*第四脈輪→自我接納/愛自己的能力
*第五脈輪→真實表達/權威/臣服
全家出遊時,我不自覺的又扮演只會順從父母的孩子,甚至不小心為了迎合父母、忽略照顧自己的小孩。
直到伴侶對我生氣的說:
『我不能只顧及妳家人的感受,我必須保護好我的孩子!』
我才突然清醒了過來:
『是啊!現在的我,已經不是身為孩子的我了!不是傻傻跟著父母、聽話照做就沒事的那個我了!』
『我身為母親,我還有孩子要照顧!難道要拖著孩子、伴侶跟著我一起上演這齣「軟弱迎合父母」的鬧劇嗎?』
我看著自己手臂及脖子上滿滿的疹子
我覺察到心輪與喉輪的能量釋放: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憤怒!!
對「永遠不夠好的自己」憤怒!
對「無法真實表達的自己」憤怒!
對「只看見自己需求的爸媽」憤怒!
看見自己與父親總是在用大道理、合理化所有的發生,母親的僵化與固執我也一滴不漏的複製過來了!
完全複製兒時的自己還有父母的慣性(超需要狂飲”意識轉化“的)』
✅ 采榛老師回覆:
這個分享後勁深層!
集結在:
『現在的我,已經不是身為孩子的我了!不是傻傻跟著父母、聽話照做就沒事的那個我了!』
『 我身為母親還有孩子要照顧(現在/事實),難道要拖著孩子、伴侶跟著我一起演這齣迎合父母的鬧劇?』
(內在孩子活在過去/代代相傳的模式)=孩子無盡等待父母不可能的愛。
這是所有人的無明之苦,看見它僅是秒鐘一瞬的事,也在看見一刻模式就是滴點累積的改變。
但我們很難時時刻刻都如此洞悉自己,這一刻清明也許下一刻又無明,就如竹子湖的暴雨無法預期,這是正常的無常。
然而日常鍛練的身心覺察,就是累積覺醒的能力,當無明的無常到來時,我們也不會陷入太久或(無意識)沉迷。
也不會對無常的現象感到不安或批判(我怎麼又無明了、我不該如此),如一場雨下了就下了,濕了就濕了,過了就過了。
靈性結合現實不過如此,看起來非常平凡卻是非凡,要能體會需在內心深處穿越無數的小我山丘,我們要看見自己有多瞎搞、多和世界過不去,一次次甘心回來、老實修行、腳踏實地生活。
學員分享:
第一階段的第三脈輪覺察 (第一次,6/17)
在課程中使用教材花晶和光子花鑰霜擦了20分鐘,有淡淡的喜悅感覺,卻沒有其他感覺。
心裏疑惑:奇怪,第三脈輪應該是重災區。好吧,沒有感覺,就沒有感覺吧,可能我跟自己內在的情緒感受切斷太久。
從坐姿換成躺姿。手還是放在第三脈輪的位置。突然間,有個直覺,叫我再塗一次花晶,加碼使用。
瞬間,感覺有股憤怒升上來,我開始大罵爸媽。
我罵爸爸,平常不表達感受(對我的不滿),但累積到某個程度,就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大打我一頓,打到半死。爸爸的情緒模式,是壓抑+堆積,然後到爆破點就毁滅性的發洩出來。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的情緒模式和爸爸是一樣的:以往跟前男友相處,我有不滿,也是不會表達,一直壓抑累積,到了一個程度,我會突然跟他說:分手。
然後內在小孩開始表達,對「情緒」的感覺:情緒=脆弱=弱點。而這跟「無能」有關。
內在小孩覺得,憤怒=無法控制自己。而無法控制自己的人=失控的人,是無能的。至於悲傷心痛,會讓人無法動彈,完全凍結,不能運作。一樣,會使人陷入「無能」的狀態。
「軟弱無能」是我這一生最害怕的,因為內在小孩一直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沒有用,是垃圾,才會讓媽媽不愛自己。
不管是憤怒或是悲傷,都會讓我陷入軟弱無能的狀態,觸及我心底最大的恐懼。所以我不允許自己憤怒或悲傷,極力抑壓這些情緒,使自己能夠正常運作,可以快狠準地完成所有目標。內在小孩說:「我不可以輸,不可以不完美,不可以無能!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振作,不可以流眼淚。你看,家裏沒有人會流眼淚!爸爸平常好像沒有情緒,而媽媽也不會流眼淚,她只會破口大罵。」
我罵媽媽:「你根本不明白我和弟弟有多慘!你不對爸爸表達你的感受,轉而把所有情緒發洩在我們身上!」
然後我突然連結到媽媽的委屈。原來媽媽心底的感覺,和我內在小孩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雖然投射的對象不同)。媽媽感覺,爸爸從來沒有關顧她的感受,把她當家裏的傭人。
「只有做的份,我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東西!從來沒有人欣賞我的付出,你只會對我說:「這是你應該做的,你為什麼要抱怨?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們把我當仇人? 」(因為媽媽有潔癖,家事重複又重複的做,爸爸覺得不用如此,所謂的辛苦是她自取的)
而我內在小孩的心聲是:「媽,為何你如此恨我?我到底做錯錯了什麼,你把我當眼中釘?我已經盡力做到完美,你從來沒有欣賞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恨不得我死?」
(後來連結到,「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恨不得我死?」原來也是媽媽對外婆的控訴。創傷凍結真的是代代相傳。)
因為媽媽平常潑婦罵街,整天吵鬧,我從小就非常討厭吵鬧聲,也不讓自己罵人。釋放的時候,我看到,自己的情緒感受,跟媽媽相似,但我表達情緒感受的方式,卻是複製父親。
我連結到,父親覺得情緒感受對生存沒有任何幫助。面對生存的恐懼和焦慮,重點就是要解決問題,而情緒感受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所以他慣性把情緒感受掩蓋起來。爸爸平常總是笑臉迎人,但他失眠40多年。我知道爸爸的心底有巨大的焦慮和恐懼,但我不知道那是什麼。釋放的過程裡,我感覺到,原來我和爸爸一樣,都在內心築起一幅牆,不讓人進來,不讓人知道我們真正的感受,因為那是危險的,那代表軟弱無能。
而我突然記起,爸爸偶爾會說的一句話:「人要知足要感恩,不要抱怨,抱怨是不好的。」
我搞不懂,「抱怨」和「表達感受」的分別。說真的,平常朋友跟我抱怨時,我內心會覺得煩躁,想關起耳朵不想聽。有趣的是,爸爸很怕別人抱怨,但媽媽卻是終日抱怨。
釋放完後,我問自己,抱怨和表達感受到底有什麼分別呢?此時此刻,我的感覺是:抱怨的人,可能會想推卸責任,不想完成份內事?但對我和爸爸來說(我們兩個都是非常重視責任的人,而其實我們因為太負責,經常把其他人的責任都扛了,變成對自己不負責任),抱怨與否,責任是你的,你就必須完成它,所以抱怨是沒有意思的,抱不抱怨,都要做。你有什麼感受,事情也還是要完成,表達又有什麼意義。
有意思的事,我看到爸爸和媽媽的相處方式,就是一方一直投訴一直抱怨,而另一方卻無法同理,因為感覺抱怨是沒有意思的,除非你想推卸責任。
到底抱怨和真正表達感受的分別是什麼呢?
我也發現,自己對於如何正確表達憤怒完全沒有概念。在我的定義裏,憤怒=無法控制自己=無能。正確表達憤怒的方式,到底是怎樣的呢?
第三脈輪覺察 (第二次,6/18)
連續兩個晚上沒有怎麼睡(整個身體發熱,感覺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強),今早起來頭重重的的,很睏,於是在吃午飯前來小睡一下。
想不到,沒有使用花晶,只是把雙手放在腹部,我就連結到我的內在小孩。
我變成一個小女孩,依偎在媽媽的懷裏,還撒嬌(我這一生沒有對任何人撒嬌過)。我從來沒有想像過這個畫面,我不敢想像……. 但原來我的內心是如此渴望,媽媽無條件的愛。我大哭:「媽媽,媽媽,媽媽,我很渴望你能夠這樣愛我,無條件,無要求,即使我沒有手沒有腳,即是我完全不符合你的期望,即使我一無是處、一文不值,真的是一個垃圾,但你也會無條件愛我,如我所是!」
「媽媽,你知道嗎,我真的好怕好怕,每時每刻我都叫自己要努力,每時每刻我都要自己做得好,沒有一刻我可以放鬆,我真的好累……」
後來爸爸也出現了。一直以來,當爸爸問我:最近怎樣?的時候,我都會誇大其詞,說自己很好,工作很順利,完全沒有問題。我無法理解為何在父親面前我特別需要逞強,不能讓他知道我脆弱,我需要幫助。
後來我連結到,原來是因為我無法忍受讓父親失望,而且我知道,如果我說自己狀況不好,他會非常擔心。
當我連結到「失望」的時候,內在小孩的感覺非常絕望。一直以來,「讓人失望」是我最最最害怕的事,但我不太知道原因。這次,當連結到「失望」兩個字;腦海飄出一段話:你沒有資格得到任何東西!你沒有資格得到愛!你甚至連生存的資格都沒有!請你離場!!
我看見我的內在小孩凍結在那兒,身體無法動彈。
我才知道,原來對內在小孩來說,讓人失望是一件如此恐怖的事。讓人失望的結果是,連生存的資格都沒有。
我才明白,為何我無法在父親面前展現我真實的內在狀態,我非常非常的害怕,害怕讓父親失望的我,沒有資格生存,更遑論得到父親的愛。
但是,我想起昨天的釋放後(第三脈輪),我突然有一個感覺,我很想可以真正的靠近父親。釋放的時候,我看到我跟父親的距離很遠很遠,我感覺我無法真正的接近父親,而原因竟然是,我們兩個都各自築起一幅牆,把自己的感受封鎖起來。就在那個時候,我問父親:「你開心嗎?我很希望你開心,但是我從來不知道你真正的感覺,你總是面帶笑容,然而我無法知道你真正的感受」
我和父親在情緒感受的表達上,其實是一模一樣的。我們都習慣面帶笑容,不讓別人看到我們的真正感覺。但我驚訝地發現,原來這樣子把自己的感受包裹起來,會造成一個結果:我們無法真正與其他人靠近。
但現在,我很想要放下自己的偽裝,放下一直以來的自我欺騙。我終於明白,為何這一生我如此怕人,對人特別焦慮。原來,每時每刻,我都在說謊。而一個人在說謊的時候,肯定是緊張焦慮的。釋放的時候,我看到沒有偽裝的自己,感覺如此輕鬆自在。我好想要告訴父親,我目前在台灣的真正狀態,我所面對的困難。我不想再偽裝自己過得有多好,偽裝讓我呼吸困難。
第三脈輪的這2次釋放,我覺得很有收穫。感覺難以置信,我內心首次出現,想對父母表現自己軟弱、需要愛和想要靠近他們的渴望(以前是連想像都不會… 我不敢想像)。
然後,身體也出現很有趣的反應。剛剛吃午餐的時候,身體一直叫我吃咖喱,而且要吃很辣的(平常我是不吃辣的)。吃了很辣的咖喱後,身體稍微出汗,然後身體叫我喝一杯熱熱的巧克力,我完全不明白為什麼。喝下去之後,身體大量發汗(特別是右邊身體,汗如雨下,對應因過度透支而特別虛弱的陽性能量)。才明白,可能身體想要排寒排濕。使用花晶三天,我發現我雙腳腳掌起碼少了一碼(穿拖鞋的時候,感覺很明顯)。估計我之前體內濕氣很嚴重。
想起老師說,第三脈輪的好轉反應,是身體可能會吃平常不想要吃的東西。想不到身體真的很有智慧,叫我吃咖喱、喝巧克力來發汗!不得不佩服身體的智慧。
學院療癒師Miranda回應:
哇,親愛的,謝謝妳真實細膩的分享!我真心覺得妳有一個非常棒的覺察品質,那就是「信任身體」的能力!像妳說:「好吧,沒有感覺,就沒有感覺吧,可能我跟自己內在的情緒感受切斷太久?」覺察沒有一定的形式,沒感覺也是一種感覺,所以當妳能信任身體的反應,放下對覺察的特定期待,妳就是最大程度的放下「頭腦」的干預,不會問一些為什麼是這樣,不是那樣的「無中生有」問題,妳就能最大程度專注在身體覺察上。所以妳做的非常好,讓身體主導加碼使用花晶,而憤怒的情緒就自然流洩出來。身體主導,頭腦自然退位。
謝謝妳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到底抱怨和真正表達感受的分別是什麼呢?什麼是正確表達憤怒的方式呢?」
對我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自我負責」。
什麼是自我負責?
過往我覺得我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人,因為父親的早逝,生為長女,造成了我什麼都要一肩扛起,內在陽性力量過度的失衡!身體上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從小到大的肩頸痠痛、筋骨僵硬!
外顯在關係上是母親對我過多的情緒勒索、伴侶之間女強男弱的失衡、工作上的急躁無耐性、人際關係的無意識過度競爭等等!我為生存硬ㄍㄧㄥ出來「假陽性力量」,生命中為自己設下了種種制約,應該這樣應該那樣,自以為負責任的結果是最大的「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對自己的背叛,剝奪了我家人的成長機會,還把自己搞得又苦又累。
當我透過覺察療癒發現如果我不能收回對外的投射,自我負責的成為自己的「內在父母」撫養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自我負責去學習真正的「愛自己」,那麼所有的向外對「愛」渴求終將成空!
唯有自我負責的承認這生命的所有困境、身體上的病痛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才願意開始自我負責的療癒自己,當我不抵抗,願意臣服、放下,願意收回投射時,我發現那個力量回到我的身上,既然什麼都是我創造出來的,只要我願意我自然能創造另一種生命樣貌!
所以當我們認為我的苦都是因為父母不愛我、師長不疼我、伴侶不愛我、老闆不賞識我…,總之都是別人的錯時,那我說出了的總總就都只是「抱怨」,再多的抱怨都無法轉換我們的處境。
但是當我接納、允許我所有的情緒感受流動時,我正在對我自己的真實感受自我負責!我不再對自己說謊、不再自我背叛:明明生氣憤怒還要壓抑隱藏;明明脆弱悲傷還要假裝堅強。當我們最大程度的接納、允許我們的所有情緒,我們就在最大程度的自我療癒!
所以當妳憤怒了,就先放下頭腦的是非對錯,不去想「我生氣好嗎?爸媽又不是故意要傷害我的,他們也很苦,我幹嘛要生那麼大的氣…」,這些都是頭腦的聲音。妳就是承認我現在真的很生氣、真的很憤怒,找一個獨處的地方大哭大叫大聲咒罵,隨便妳愛罵什麼就罵什麼,之前我們在做練習時,甚至會刻意放大自己的情緒,因為我們可能壓抑太久、切斷太久,必須要稍微用力些,才能讓情緒流動宣洩出來!沒有所謂正確表達憤怒的方式,只要不壓抑不否認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的建議,若有不清楚的地方都隨時可以提問喔!
學院療癒師Momo回應:
謝謝夥伴的分享,妳的覺察深度真的太令人驚艷了!能夠最大程度信任身體的指引,雖然不習慣釋放情緒,還是盡可能允許情緒流動,從自己的情緒模式連結比對父母的情緒模式,從親近自己的內在小孩,理解了父母的內在小孩,層層的穿越實在叫人驚嘆。
「抱怨與表達感受有什麼分別?」真的是很棒的問題。抱怨當然也會涉及感受的表達,但它總是帶著向外投射的角度,尋找外在的人事物來為自己的處境負責。而表達感受可以是中立的,只是如實面對、承認自己的所有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承認我很憤怒,允許憤怒,我很恐懼,我很羞愧….允許恐懼和羞愧….。
雖然抱怨像是找替罪羊,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抱怨,因為小我永遠都在,投射是正常的,抱怨也是正常的。我們可以帶著覺知,自我負責的聆聽小我的抱怨,明白小我只想被愛,允許情緒流動,慢慢的會有空間,讓我們逐漸收回投射,中性的表達感受。這整個過程,我們就正在實踐自我負責的愛自己。
學院療癒師回應:
謝謝夥伴的分享❤️❤️❤️
妳的覺察實在太打中我了!由於過度吞忍、壓抑情緒的慣性,我的第三脈輪也是重災區,身體症狀有胃痛、胃炎、皮膚過敏、濕疹。
對我來說不止世界是危險,連情緒也是,我會盡最大努力避開衝突,直到超過極限炸開,通常就是切斷關係(消失/不聯絡)。
直到婚後無路可逃,不得不面對伴侶隨時處在炸裂的情緒,透過學習更是不得不承認:伴侶就是我內在小孩的顯化!伴侶的憤怒就是過去我所吞忍切割的憤怒!
越是逃避害怕的人事物,就越是緊緊相隨,唯一能做的就是停下不斷逃跑的腳步,直面內在所有的恐懼,並試著去經驗恐懼之後還有什麼?
我認為情緒表達並沒有所謂正確或不正確,只要建立在「真實」之上,就是真正的表達感受。
帶著憤怒情緒去表達、帶著悲傷情緒去表達、甚至帶著現在就是要抱怨的狀態去表達,都完全沒有問題,唯有允許這些出來,才有機會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只要帶著覺知,即便過程中會有碰撞,也都是回到平衡的必經過程。
落實身心覺察功課後,試著經驗:
不扛之後會怎樣?情緒失控之後會怎樣?無能為力之後又會怎樣?
記得跟我們分享喔!
新生學員回應:
看完三位師姐的分享後,我深深感覺到,情緒真的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卡點。
如果一切創傷凍結的源頭,是被我們切斷的每一個情緒感受,那麼我現在終於明白到為何我身體有那麼多的症狀,這也只是單純反映了,在過去的生命中,我無數次無數次的切割自己的感受,才讓身體承載那麼多的印記,最終化為症狀。
其實,情緒到底有什麼作用呢?(突然有個靈感:情緒是讓你覺察自己真正感受的一個引路)
如果憤怒的背後是悲傷,是心酸苦水,而最終指向生存的恐懼 —沒有被愛、沒有生存的資格,那麼,情緒的作用是什麼?
回顧過去兩天我對父母、對自己情緒反應的覺察,我發現,我對憤怒的抗拒,其實源自母親每天破口大罵,這樣我異常恐懼。對我來說,「憤怒=失控」這個定義是來自母親的情緒模式。
再細想,母親之所以要用這種失控的方式來發洩情緒,是因為她最深層的悲傷(這份悲傷可能她自己沒有覺察,根本不知道),沒有被表達,而假設她有曾經表達過,得到的回覆,也只是父親一句:你抱怨什麼,這是你的責任。
抱怨一定是有一個對象,指向某個人的。以我父母的例子來說,我母親的所有表達,都有可能被我父親解讀成:你抱怨,是要向我投訴嗎?你是想告訴我,你很辛苦,家事你都不想做嗎?我告訴你,這就是你的責任,你說什麼都沒用,你的責任,你要完成。
我看到,被抱怨的對象,通常會對「抱怨背後的意圖」作某些解讀,而被抱怨的對象會認為,這個意圖與他本人的意願有衝突,出於自我保護,於是打壓對方的表達。以上的例子,我爸已經預設了事情的答案:照顧家庭的責任,無論如何,你都要擔。你說什麼,結果都一樣(你想逃避照顧家庭?這與我的意圖不符,我不會讓這件事情發生),不用說了(打壓)。
以上,因為我爸已經預設立場,即使我媽願意「真實表達」,溝通也是無法達成的。這不禁讓我思考,所謂的真實表達,是否要不帶「改變事情/人的意圖」?否則很容易被對方認為,你跟我「表達」,目的只是想要「改變一些我不願意改變的事」
我明白,一個人的時候,我只需要面對自己,我可以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讓悲傷憤怒盡情流瀉。但面對他人時,到底要怎樣「中性的表達」情緒感受?我也是非常害怕衝突的人,心底裏我害怕對別人構成麻煩,會讓他人討厭我,不喜歡我,所以很多情況下我會選擇不表達,吞忍。舉個例子,例如住處的廁所漏水,我會選擇自己爬文找方法處理,直至忍無可忍,實在處理不了,才找房東幫忙。
回想以往與前男友的相處,我選擇不表達不滿,同樣的,是因為我不想引發衝突,害怕任何負面表達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係。坦白說,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很想要改變他,雖然現在我已經明白,我們只能改變自己,不能改變他人,但我目前仍然在思考,如果在關係中真的遇到一些我不舒服的狀況,我要如何跟對方表達我的感受,才不會讓對方感覺「你只是想改變我/事情」
學院療癒師于茵回應:
親愛的謝謝妳的分享
妳的靈感(直覺)是正確的『情緒到底有什麼作用呢?:情緒是讓你覺察自己真正感受的一個引路』,情緒之所以一直沒有被人類進化所淘汰,正因它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是一直以來我們用錯誤的眼光去看待它。情緒在覺察的路上的確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身體哦!
延伸分享
身體印記之情緒印記
https://www.tsai-jen.com/article_detail/31
妳提問:『如果在關係中真的遇到一些我不舒服的狀況,我要如何跟對方表達我的感受,才不會讓對方感覺「你只是想改變我/事情」?』
•以我自己為例子,我會這樣做:第一個—>身體連結(不能略過)
我會觀察此刻這個不舒服的狀況,我的身體產生的訊息,比如胃緊縮、胸悶、肩膀僵硬,這部分的練習很重要,算是重新和身體做連結,當下身體會告訴我,此刻不舒服是因為什麼而起( 比如:胃緊縮—緊張壓抑吞忍、胸悶—覺得自己不值得、肩膀—承擔、責任 )
第二個—情緒連結(連結內在小孩)
我會透過身體給我的訊息,去看見這情緒凍結從何而來,再來去觀察這個模式是不是一直以來是我的慣性(有話想講但最後不講),然後因為什麼而感到恐懼(比如:媽媽時常失控,讓我覺得表達就肯定帶來爭執跟否定),所以我必須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儘管再不舒服,為了不再面對過去的創傷,所以我只能吞忍(看似沒有選擇權)。
第三個—重新選擇
在發現上述的起心動念後,我們內在會產生一個選擇空間;當我們選擇說出來,那個感覺是因為「我不想再欺騙自己」而不是「我想改變你什麼」,我選擇了「表達真實的感受」【單純就是為了自已而做】,而也就是這一份單純,對方只會感覺到我們的真實與坦誠,因為我們是【為了自己而做而非對方】。
這部分在第五脈輪的課程中,想必妳會有更清晰的看見
延伸分享
第五脈輪文章
https://www.tsai-jen.com/article_detail/196
https://www.tsai-jen.com/article_detail/197
很開心妳持續為自己抽絲剝繭,如上述仍有疑問,可以跟我說,我可以再回饋喔
學院療癒師Miranda回應:
親愛的,我非常喜歡妳說的:「情緒是覺察自己真正感受的一個引路」。因為情緒是「中性」的,沒有好情緒跟壞情緒之分。但過往因為錯誤看待情緒的眼光,會讓我們以為脆弱、羞愧、悲傷、憤怒、恐懼、痛苦、忌妒…等等是不好、是危險的,可怕的,而因此被我們貼上「負面情緒」的標籤。
所以我們壓抑、否認這些情緒形成了情緒凍結,而每一的情緒凍結的後面都是兒時創傷凍結,始於一個創傷失衡的信念。這也是覺察一直在說的:
身體= 內在小孩= 情緒凍結= 失衡信念= 潛意識= 吸引力法則= 宿命
所以情緒的作用是什麼?情緒就是在告訴妳小小的你傷痛在哪裡,她在呼喚著妳去看見她、聆聽她、不再拋棄她。透過觸碰身體、花晶能量交換,我們讓凍結情緒開始流動釋放後,療癒內在小孩,失衡創傷信念會因此改變,宛如抽換了宿命底片,從而改變宿命。
所以什麼是抱怨?什麼是正確的情緒感受表達?妳很怕妳的情緒表達會像媽媽一樣變成是一種抱怨!是嗎?
其實答案很簡單,只要搞對「對象」就好!而那個對象永遠是「自己」。延伸我昨天說的:自我負責。
妳問:「我明白,一個人的時候,我只需要面對自己,我可以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讓悲傷憤怒盡情流瀉。但面對他人時,到底要怎樣「中性的表達」情緒感受?我也是非常害怕衝突的人,心底裏我害怕對別人構成麻煩,會讓他人討厭我,不喜歡我,所以很多情況下我會選擇不表達,吞忍。」
在這邊妳其實已經看到妳怕是別人的麻煩,不敢對別人表達的底下是滿滿的創傷感,其實是對自己的看輕、無價值感,不值得別人對妳好。那個羞愧感、永遠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小小孩內心有多少的痛苦、悲傷、憤怒、恐懼想要訴說,妳仔細聆聽過了嗎?妳不知道要如何對「別人」 表達情緒,終究是我們還沒學會怎麼對自己表達情緒。
所以現在當妳在療癒的時候,妳對父母可能產生很多的情緒,但不是要妳跑去跟爸媽說:「因為你們在我5歲的時候說了什麼,作了什麼,所以我現在有多少多少創傷,我恨你們;或是哭喊為什麼你們都不愛我,我好心痛……」。這些內在小孩吶喊的話語,唯一需要仔細聆聽的人是妳自己;內在小孩需要表達的對象也永遠是妳自己!
療癒內在小孩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必須陪伴我們的內在小孩痛其所痛、怒其所怒、懼其所懼、悲其所悲,一遍一遍再一遍,在這過程中妳會一點一滴學會愛自己,學會我們在尋找的是「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
因為沒有所謂完美的自己,因為不管我們是什麼樣子,我們都值得被愛。妳會明瞭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因為這個世界我與別人的關係都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
當妳持續這麼做,當妳對自己的任何情緒都越來越自在,當妳越來越有愛自己的能力,相信我,妳就能中性的表達對別人的情緒!所謂「中性」是該生氣妳會生氣,妳不會害怕衝突;該退讓妳會退讓,妳不會怕別人看輕。
所以親愛的,妳做的很好,依妳的願心與勇敢真實,療癒轉化的速度會超乎妳的想像!覺察永遠覺「自己」,永遠回到自身,然後不批判自己、不給自己標籤,接納、允許自己所有的面向,療癒就會自然發生,覺察真的很簡單,只要我們持續不墜、傻傻地做!不曉得有沒有回答到妳的疑問,若不清楚再請隨時提出,祝福妳。
學院療癒師Nina回應:
謝謝夥怑細膩的覺察與分享,我的父母也是一樣的,父親並未給媽媽選擇權,去決定自己想不想做,反正我說的你就是要做!所以母親長期都是吞忍委屈的狀態。
所以我自己近二年在職場雖然由過去的吞忍委屈轉化到陽性力量的一面,但直到去年的時候在面對感情狀態仍是隱忍不敢說的,直到上課之後才逐漸面對到自己這些面向,慢慢的拾回並依照內在的指引做行為改變,卸下舊有的模式。
我自己以前也會很想改變對方,但是後來經歷到「只要我們改變了,那關係模式必定改變」。
在持續透過身體覺察,你可能會從過去吞忍壓抑到爆發式的宣洩表達,這個就是所謂的二極擺盪,在二極擺盪的經驗中你會找到一個平衡,也就是屬於你自己的溝通模式。
這個溝通模式裡面是真實的自己,但同時也會是抱持同理對方的心(因為透過覺察而明白進而同理),這時候你的表達會是很真摯的,也不會陷入「想改變對方」與「不想改變對方」這個二元的思維裡了~
而是來到我分享我的,你改變與不改變,我內在都一樣愛你的無條件的愛,也有可能他自己因為頻率的共振自發想改變,你們會一起經歷這個轉化的過程,又或者不共振而和平離開。
當你真誠表達的時候,只會吸引真誠來與你共振,其他的都不需要你來擔心操煩,宇宙高我會指引你的,你是安全被愛的
因為我與我前任在去年經歷各種波折且無法溝通、對方逃避溝通,還叫我不要講了、人間蒸發消失————因為過去我也都不敢接受自己與自己溝通,隱忍不該隱忍的,表達出的都是不安全感。
直到現在我們關係大幅轉化,能夠好好溝通面對我們的問題,甚至還看著我的眼睛說「我現在很有心解決你所有的疑問喔!」,可想得到去年這時的他總是跟我說「你可以不要再說了嗎?我壓力很大」
所以一切只需要遵從自己的身體跟心即可喔!
新生學員分享:
在課程中第一次使用教材花晶:
我抱持著好奇的心情,聞到一號花晶,都會有種小嬰兒的感覺,柔軟、被包覆、安全的感受,讓我整個人很安定很放鬆,所以往後的每次也都是在睡前做身心療癒。
當我照著老師說明的部位塗完後,很特別的是,下半身浮現了很多疼痛的感受,腳底內側疼痛、腳踝痠痛、整個腰部後側痠痛,特別是腰部後側的感受是會疼痛到無法入睡的那種,但是我的思緒卻很沈,整個人感覺像是陷在雲朵裡,平時的焦慮和浮躁感都消失了,我是每天都會做夢的人,而且睡到半夜會突然醒來(也是每天),但那晚特別好睡,讓我一覺到天亮,雖然還是有做夢,不過醒來之後感覺精神很好,內心很安定,感覺消失已久的動力回來,促使我去做一些擱置一段時間的事,但整個身體卻很疲憊。
我把這些感覺先記下來,再去對應後續的課程內容,發現一些與過往家庭關係有跡可循的點,我把第一脈輪的課好好上完,跟著老師的步驟塗抹花晶、感受身心對應,連結的感受就發生了。
上完課後的感受:
在塗抹的過程中,我都沒有特別的感受,或許是氣味帶來的安定感,讓我整個人都很放鬆,但在後續放鬆的過程,左腳腳踝的痠痛感非常強烈,突然有很多過往的記憶浮現,但實在連結太多感受,先紀錄最深刻的情緒,不過連結還是很強烈,所以是邊哭邊打下這些文字的。
小時候我很常沒來由的腳踝痠痛,特別是在睡前或睡覺睡到一半的時候,還有很多時候是會痛到哭的,去看了各種醫生,醫學的角度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沒有結果後就不了了之。
若是睡前發生的,有時媽媽會幫我按摩,如果是她先睡著,漆黑的房間裡就會只剩下我與痠痛共處,理智上明明知道媽媽上班很累,也不想再讓她多個負擔,但我心裡還是有很多怒氣,覺得為什麼只有我醒著,為什麼只有我要痛,我也想要好好睡覺,覺得很埋怨、很委屈,再加上痠痛的劇烈,讓我的眼淚在黑暗中一直不停不停的流,但我仍舊不敢出聲,怕吵到旁邊已經入睡的媽媽,所以我一直很壓抑的安靜的,獨自留著淚,直到疲憊感蓋過痠痛然後入睡(後來仔細聯想這也影響了我之後的感情處理方式,這部分留到下次的紀錄)
我連結到過往的這些情緒,發現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腳踝的痠痛已經逐漸消失,到後來痠痛的頻率大概一年不到5次,我以為我已經好了,甚至時間過得太久,也忘記以前到底是哪隻腳比較痠,但在撫摸身體的過程,因為左腳腳踝的感受特別強烈,會讓我一直想去摸它,去更深刻的感應,最後告訴它,一直以來辛苦你了,謝謝你一直陪我走到現在,很抱歉我忽略你這麼久,現在我會好好正視你,往後也要繼續拜託你了,我們一起前進吧!(接著我整個大釋放哭到無法自拔)
學院療癒師Momo回應:
謝謝夥伴的分享,非常共振,也勾出我小時候的身體記憶。
小時候膝蓋經常莫名痠痛,感覺膝蓋的氣血流不過去,堵塞不通,連帶影響整隻腿都氣血凝結。就像夥伴分享的,那種痠痛讓人很想哭,難受到想把整隻腿切掉(有時雙腿,有時單獨左右腿)。
印象中,膝蓋痠痛時,小小孩不敢向嚴厲又辛苦的父親母親討拍,只能向姊妹求救,她們拿紅花油幫我推拿按摩。按摩有舒緩效果,但我怕她們手痠不好意思讓她們按太久 →反映我內心渴望愛,不敢向父母討愛,即使得到關愛,也無法安心接受,充滿不配得的羞愧感。
試著連結所學:雙腿屬於第一脈輪,心靈對應是行動力,靈性對應是原生家庭。膝蓋與腰椎、頸椎相連,是撐起身體的骨架→反映內在信念;血液代表生命能量,血液不流通來自腎臟儲存過多生存恐懼。
膝蓋的痠痛反映兒時認為原生家庭的支持感薄弱,要靠自己站立,但內在也不信任自己,對自己能否生存極度不安。小腿、大腿支持我們站立,對應兒時在原生家庭是否有所依靠的安全感。我的小腿緊繃→覺得必須靠自己、被迫透支自己。大腿鬆軟、容易水腫→儲存過多生存恐懼,覺得自己無所依靠。
以上身體狀況,完全與我內在信念相符。學習身體覺察之前,不覺得我有原生家庭的課題,但一次次情緒的大爆發才看到自己內在信念感受竟然是「我沒有家,我被孤零零的拋棄在可怕世界」,對原生家庭充滿憤怒、悲傷、羞愧。
連結兒時記憶。父親想要兒子傳宗接代,無奈母親連續生了五個女兒。我排行第二,內在小孩認為自己不是父母想要的孩子(憤怒、羞愧),如果我是男孩,母親就不必一再承受產育之苦(悲傷、愧疚)。無邏輯的認定是我不夠好,父母才會不想要我→女性身分是我不配生存的源頭,外顯憤怒反抗世界對女性的貶低,想要保護其他女性。內在壓抑、輕視、切割自己的陰性力量,內化女性會被輕視、賤踏的恐懼→陰陽能量嚴重失衡,根源來自切割陰性能量,對比現在左肩背沈重不舒服。
昨天使用花晶進行第四脈輪身體覺察,出現一個強烈的反應。當基因淨化花晶抺在乳房(愛的容器),陰部突然出現如心搏般的強力振動感。感覺身體在告訴我,請擁抱你的陰性能量,讓愛充滿。
學員分享:
2021/06/19 身體覺察
這二天開始右邊智齒發炎紅腫,上一次發炎剛好是去年12月,第一次上老師課之前一週。我一直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智齒會慣性過一陣子就發炎,透過了這次的身體覺察才漸漸明朗。
在洗澡前牙齒突然進入一陣爆痛,接著在洗澡時身體開始不自覺的說:你們為什麼要離我那麼遠!為什麼要疏遠我!我想要你們愛我、待在我身邊!
我知道身體右半邊是跟父親的關係,所以當我身體說出小我心聲時我理智的腦袋著實的愣住了,因為我腦袋是覺得「我才不想靠近我爸,他最好離我越遠越好!」,但我們都遵循了身體的表達,繼續反覆類似的說下去,過程中有小乾嘔,而這裡的「你們」指的是爸爸以及前陣子有過情感糾葛但現在逐漸梳理開的W先生,也就是我生命中的陽性關係代表。
洗澡後透過花晶疊加,小我喃喃的說了很多話:像是我就是要你們愛我!為什麼你們沒有!我很生氣!
在摸著自己腫起來的右臉,以及不怎麼能講話的僵臉,我連結到這種表情就像小時候我被父母責備、懲罰時那種憤恨的感覺!我總是咬緊牙根逼自己服從父母,咬牙切齒的!而父親也總是給我咬牙忍住憤怒的感覺(雖然他已經表達很多憤怒,但還是可以看到咬牙)!
接著再連結到了我牙根的神經線,我曾透過3D X光看到他們離我智齒好近好近,所以我右下智齒是不能拔的,拔的過程中若不小心碰到就會顏面失調/感覺刺痛或麻好一陣子,或甚至一輩子————而這都對應到了我內在「深植深根的憤怒」。
憤怒什麼呢?憤怒我無法與父親跟愛人很親近,覺得父親背叛我,而我也投射了不安全感給W先生,積累了總總的憤怒,但小我心聲透過喉輪表達出來時,我才發現,智齒跟牙齦發炎的背後,表面是我覺得他們都不表達他們愛我,我感覺不到!背後其實是我不敢對他們表達我愛他們,我想跟他們在一起,我真的很愛,所以就板著臉表現相反,而這個板著臉不就是我智齒痛,嘴張不開也無法笑的模樣嗎?
接著繼續連結到我嘴唇很容易乾,怎麼擦保濕怎麼乾,以前會以為是口紅成分不好的緣故,但是當摸著自己的唇乾皮時,我發現這樣我是無法好好親吻的!
再進一步連結,兒時如果想要什麼玩具,爸爸總會希望我們撒嬌、親他臉頰,這樣他就會買給我們。小時候對於親爸爸臉頰內在有很多抗拒,就是不想,不想讓他得逞、輕易得到我們的愛!所以都會對他唱反調,而他總是很無奈的說他是我們的爸爸,親臉頰沒有關係。我內在就是跟他很難親近,因為他就是一個極權主義的嚴父,我要如何去擁抱這樣的父親?所以導致我跟他之間有很多無形的疏遠距離。
這可以連結回第二脈輪創造我生命根源的父母,賀爾蒙性腺失衡,影響第四脈輪的呼吸系統(急促、胸悶、短淺,以前還容易覺得胸口喘不過氣),最後使得細胞含氧量與飽水度不足,所以經常唇乾還有敏感性乾性肌膚————內在無法自我接納,要求自我完美,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以才能夠被父親無條件的愛著,他才會願意回歸家庭)。
內在先設定了條件:
– 我要好—父親才會回來
– 無法接納與父親親近的關係=無法接納與自己親近=無法親吻自己=嘴唇乾裂
所以當我小我在喃喃的時候,內在最深處渴望的就是「父親/伴侶無條件的愛」,卻始終覺得得不到,為何?因為我創傷信念複製了:我是有條件的被愛的。
這趟覺察旅途中放了好多屁,釋放憤怒的生氣。雖然我現在牙還在痛還在腫,但我想跟內在小孩說:我聽到你的痛了哦!可以不用透過身體提醒我了!實在是太痛了~
學員分享:
2021-06-18 關於COVID-19疫苗
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近期政府開放施打疫苗,一部分族群是給75歲以上的老人家,而開打約莫一週,新聞報導部分老人家接種後死亡的案例頻傳。
我的奶奶82歲了,符合接種條件,但她有長年的慢性病也持續回診控制,加上她近期感冒身體狀況不佳,由於奶奶較少出門,所以對於施打疫苗我持觀察態度,也尊重奶奶不想打的意願。
而在昨晚我接到父親的來電,一直叮囑要我勸奶奶一定要去施打,我的心裡湧上莫名怒火,電話中我依然保持冷靜,但可以感受到自己已經沒有耐心聽他說他的想法,更不想因為他三兩句話而改變什麼,只想趕快結束話題。
掛了電話後,我看見自己對父親的防禦心,第一時間的念頭是:「你不安好心,你想害奶奶」,最先連結到的是他過去酒後對奶奶說過忤逆的話,再來覺得他把責任推到我身上,更討厭他要求我。
•身體覺察雙肩沈,右肩到右手臂痠痛:承擔責任
脖子緊:抗拒
頭前額痛:令我頭痛的人事物境(不想面對)
1.回到自己— 是我抗起了打或不打(疫苗)的責任:
家裡只有我跟奶奶住,主照顧人是我,在無意識中已形成「奶奶身體好不好,是我的責任」,從中我也發現到,每次奶奶身體不適,都會讓我感到沈重煩躁。當靜下來看這外境,打不打疫苗的最終決定人是奶奶,真的與我無關,包含奶奶身體不適也非我可以左右。
2.不想擔可能的後果:
上面是無形中扛責的自己,但同時我也看見不想承擔的面向,一直以來我並沒有這麼「甘心」住在老家,心中對其他家人也有沒有說出口的怨言,但我承認,因為放不下的是自己,是我選擇陪伴奶奶;但我無法承擔起帶她去打疫苗後產生的未知感,對死亡的恐懼。
3.天大的謊言:
延續上面「對死亡的恐懼」,從表層看起來是我害怕奶奶打疫苗出事,但在梳理的過程我發現這是天大的謊言,小我是利己的,小我最害怕的不是家人離去,更怕的是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從過度背負他人責任到不願臣服(未知)的逃避,其實都只是自己無法對自己負責。父親只是我內在小孩的代罪羔羊,指控別人不安好心要比為自己負責簡單多了。
書寫完後,覺得爸爸跟疫苗很無辜,但同時也感謝他們讓我看見自己。
學院療癒師Ancha回應:
這個分享很共振到我,對於我阿嬤打疫苗的事,我也把一些資訊貼在群組,但是我後來發現我根本不是關心我奶奶的健康,背後其實是我想證明我對於疫苗的觀點是對的,如果我獲得認同是不是我就是個值得被愛的孩子,我發現到最後真的跟阿嬤打不打疫苗無關,甚至跟疫苗本身無關,最終還是回到內在小孩那個想要證明自己、想要被愛,當我看清楚了,也就更能接受最終到底阿嬤打不打疫苗,或者疫苗本身的觀點,都不是那麼重要了,這個心情的轉折,對我來說真的像鬆一口氣,原本躁動不安的情緒也釋懷了。
學院療癒師于茵分享:
很高興我們互相共振,「後來發現我根本不是關心我奶奶的健康」、「最終還是回到內在小孩」,心情的轉折,就在繞了一圈後回歸平靜,最後真的就像妳說的阿嬤打不打疫苗、疫苗本身的觀點,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學院療癒師Ang分享:
小我真的一直创造很多的幻想和剧场,
指控别人不安好心要比自己负责简单多,找代罪羔羊真的会是头脑的惯性,只有回到自己才能越过头脑,回到真实的当下。
我们常常卡在想证明什么,卡在害怕不被认同不被爱的谎言中。
我害怕什么?我想证明什么?
谢谢你的分享,爱你❤️
學院療癒師Momo分享:
謝謝夥伴的分享
剛剛在新生群組試著回應抱怨與表達感受的區別,然後看到于茵和各位療癒師們的分享與回應,似乎頗有共通之處,真的非常共時。
「抱怨與表達感受有什麼分別」?抱怨當然也會涉及感受的表達,但它總是帶著向外投射的角度,尋找外在的人事物來為自己的處境負責。而表達感受可以是中立的,只是如實面對、承認自己的所有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承認我很憤怒,允許憤怒,我很恐懼,我很羞愧….允許恐懼和羞愧….。
雖然抱怨像是找替罪羊,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抱怨,因為小我永遠都在,投射是正常的,抱怨也是正常的。我們可以帶著覺知,自我負責的聆聽小我的抱怨,明白小我只想被愛,允許情緒流動,慢慢的會有空間,讓我們逐漸收回投射,中性的表達感受。這整個過程,我們就正在實踐自我負責的愛自己
新生學員分享:
前兩天,上第一階段到第六脈輪的課程,跟隨老師的覺察引導,身體這兩天明顯感到很不舒服;昨天胃脹到吃不下東西,吃了反而更脹,睡眠品質很差,睡沒多久就會起來,接著睡不著了,思緒是我更加不能控制的飛來飛去,但身體是想睡,可我以往都是滿好入睡的,但睡起來的頭都會有暈暈的狀態。
但是自從開始上課後,就算現在睡不好,可是睡起來頭暈的症狀現在也消失了;而我現在是頭痛快四五個小時,快發瘋的狀態,我試著連結情緒,但是飛亂的思緒,會不自覺引導我去別的地方,不過我也算是發現,這個過程也是我長期切斷與自己感知的自我保護機制,而頭痛代表著我一直迴避的心痛,所以我現在正努力陪伴著頭痛,但是我實在深入不下去背後的情緒,覺得有一種無力感,光是跟頭痛並存,好像就耗費了我所有的體力,可見我的身體真的被我遺棄了太久。
頭痛之後,身體想讓我用花晶在頭痛的地方,我用了七號和純淨極光花晶,接著就閉上眼睛靜靜坐著,感覺到昨天的胃脹現在依然存在,然後就是乾嘔的感覺襲來,接著就跑去吐了,吐出來的都是水,我感覺到那是我的辛酸苦水,透過吐這個媒介釋放。
我媽媽剛好起床看到我的情形,她擔心我的狀況,但她說話又很不好聽,所以我以往對她都是充滿著不耐煩、隱藏的壓迫感,還有你根本不了解我的怨懟感,讓我和她對話大部分都充斥著衝突,可都會讓我在事後有滿滿的愧疚感。
但我就是克制不住,以至於都很後來我都是以不回話就沒有衝突的方式,可在那個當下我的念頭就是和她說明情況而已,僅此而已,和之前因為先有不耐煩的情緒,以至於錯誤表達(第五脈輪的失衡),再來內心愧疚的方式(第三脈輪失衡)然後一直重複這個模式。
不過內心對於媽媽我坦承,我對她是髒字連篇(礙於美觀我就不打了)非常憤怒,也是這幾天上課的心得,以往都會因為礙於她是媽媽,我不能這樣想她,她很辛苦,以這樣的方式實現自我逃避不正視自己情緒的藉口,所以我的第五脈輪有甲狀腺結節➡️吞忍壓抑無法真實自我表達。
學院療癒師Amelia回覆:
親愛的~
首先要謝謝妳示範了如何信任自己的身體、陪伴身體,以及交託身體告訴妳的直覺,並且立即又繼續和大家分享❤
看到妳的覺察文,我想起我一開始的好轉反應也是劇烈到想吐的頭痛、頭暈症状!其實代表理性與感性從失衡到回歸平衡的過程❤恭喜妳!
另外關於妳與母親的關係,與我過去和母親的關係如出一轍!果然大家內在小孩的創傷故事真的都一樣。
•與身體同在的品質
關於於頭痛頭暈部分雖然過程會有不適感,但只要継續保持對身體的傾聽:一邊感受飛亂的思緒想把妳帶去別的地方,一邊允許這一切的發生;意識上清楚知道自己在無力感的裡面,不刻意用大腦(小我)去深究背後的原因。
•與內在小孩的連結
其實,你所感覺到耗盡所有的體力與頭痛並存的無力感,正是在妳真正靠近身體之前,妳身體/內在小孩之於妳的心痛及無力感,在每次感受身心衝突的時刻,邀請妳再去延伸思考,除了現狀(例如自己一母親的關係)之外,有多少部分與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有相似之處呢?
•花晶小建議
你的直覺真的非常的精準,也體現了妳信任身體的帶領的品質❤,除了7號和純淨極光花晶之外,1號也很適合一起疊加使用在頂輪,可以幫助妳將紛飛的思緒轉化為行動力,也許可以幫助妳跳脫出自我防衛機制(慣性)。
•從母親課題中回歸自己
我和你一樣,母親表達關切的方式常變成爭執的起因,我對母親的態度也一直在衝突與罪咎感之間反覆,過去也曾採用和妳一樣的無言的對抗/表面的屈服。
憤怒於母親不了解自己、憤怒於母親不肯聆聽自己而產出的不耐煩、憤怒於自己居然對辛苦的母親批判、憤怒於自己無法真正面對/做自己⋯。憤怒的背後,是巨大的悲傷。對母親的憤怒有多大,渴望被母親看見、被認同、被愛的失落的悲傷就有多大!
更深入去覺察會發現,有可能是第四脈輪的失衡一:【想要不敢要、羞愧型匱乏】也建議妳再度重溫書中第四脈輪的部分
(*老師文章摘要:不被父母接納、不被父母愛→自己不夠好→不夠好的自己肯定有錯→有錯的自己不能被原諒→不能被原諒的自己不配得愛與被愛→造成成年後深層的「內疚感、羞愧感」。)
所以你其實沒有逃避自己情緒,當妳看見更多非愛,其實就更多了一點的愛自己、接納。
面對母親的關係=對世界的關係=對自己的關係。邀請妳試著從對於母親的感受、關係延伸至身邊或身內的關係:母親與妳的伴侶、朋友、親子(內在小孩)有多少相似或相反之處呢?
表面課題:陽性能量失衡/父親課題
底層根源課題:陰性能量失衡/母親課題
2脈輪:與母親/世界的關係
4脈輪:與自己的關係、自我接納(包括錯誤表達、逃避的慣性等被自我否定的一切)
6脈輪:看見真相的能力(情緒的底層究竟是什麼?)
透過妳的覺察也發現較表面看似偏向陽性能量失衡,但其實根源是陰性能量失衡(外剛內柔)所有的症狀/好轉反應在135脈輪,邀請妳在下次的覺察時,從以下幾個面向去延伸看看:
(1)妳對待母親的方式vs對待父親的方式的異同
(2)是否能由自己原生家庭追溯某些故事情節呢
真正的平衡是在各種失衡面向路途中,不強求的看見真實的自己。
期待妳與我們分享妳更多的看見❤